笔墨承传统,色彩写时代——何俊华国画艺术的多元探索与精神担当

  • 首页
  • 稳赚不赔快3计划稳赢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你的位置:稳赚不赔快3计划稳赢 > 新闻动态 > 笔墨承传统,色彩写时代——何俊华国画艺术的多元探索与精神担当
    笔墨承传统,色彩写时代——何俊华国画艺术的多元探索与精神担当
    发布日期:2025-10-12 11:46    点击次数:142

    何俊华,男,1962年6月生于广州,广东省兴宁市叶塘镇上何村屋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政法本科、广州美术学院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现为广东省文联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委员,广东省关爱艺术家公益促进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荣誉主席,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广东岭南美术院副院长,广东省直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任清华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广州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画院青年画院秘书长,广州画院画家,广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青年文艺家协会荣誉主席,湛江市青年书画家协会艺术顾问,阳江市青年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广东省梅州画院特聘画家,广东岭南画院特聘画家。

    2006年荣获广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十大杰出人物称号;2007年荣获广东当代十大最具发展潜力书画家称号;2009年被中国收藏鉴赏家协会评为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品牌国画家;2010年被中国美术家学会、中国书画鉴藏中心、中国书画鉴定委员会授予当代岭南书画新八家;2011年被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青年联合会评为优秀青年委员;2012年被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推举为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常务副会长;2013年11月被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委任为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同月被团省委聘为广东省青少年宫顾问;2014年被广州新快报评为2013年度岭南画坛十大风云人物之一;2014年12月被中国精英会评选为年度十大杰出贡献奖;2018年5月获“广马文化名人奉献奖十大杰出人物”;2021年10月,何俊华山水画作品入选由中国邮政部发行“中国美术家作品纪念邮票专辑;2022年10月被国际孔子文化研究院、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国家艺术促进会授予“人民书画家”荣誉称号;2023年9月被中央电视台聘为艺术导师。

    展开剩余77%

    中国画代表作有《瑶家青山外》《金沙江新貌》《万山红遍》《长征路上》《明月松间照》《川藏公路》《太行山初雪》《山高水长》《革命路上》《深秋》《峡江晨曦》《五岭云横》等。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有《何俊华画集》《何俊华青山绿水画选》《何俊华山水画集》等多本画册。画家数据在《人民日报》人民网、《羊城晚报》金羊网、《广州日报》大洋网等各大网站均有详细报导及转载。

    笔墨承传统,色彩写时代

    ——何俊华国画艺术的多元探索与精神担当

    何俊华,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多重身份的叠加,造就了他在国画领域既深耕传统又锐意创新,既关注艺术本体又践行社会担当的独特艺术轨迹。其山水画作品,于青绿重彩中见雄浑,于水墨氤氲中显灵秀,于红色主题中彰情怀,在当代岭南乃至全国画坛都留下了鲜明的艺术印记。

    何俊华的国画创作,在技法层面展现出对传统的敬畏与对创新的渴求。传统山水画的笔墨精神是他创作的根基,而西画的色彩观念、构成意识则为其注入了现代活力,形成“融古开新”的艺术语言。

    在青绿山水创作中,《长江初晓》极具代表性。画面以浓丽的青绿、赭石等色彩层叠出连绵山峦,笔触粗犷而富有韵律,打破传统青绿山水过于工细的程式,融入现代绘画的表现性。他借鉴传统青绿设色方法,却不拘泥于“三矾九染”的古法,以直接、富张力的色彩笔触,表现长江初晓时分山峦的雄浑与生机。前景翠绿林木、中景蓝绿色山峦、远景赭红色层峰,在色彩碰撞与层次递进中构建强烈视觉冲击,既保留传统青绿的装饰性,又赋予其现代审美的冲击力,实现对传统技法的创造性转化。

    水墨山水创作体现他对笔墨韵味的精妙把握。《峡江晨曦》以水墨为主、淡彩为辅,通过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表现峡江云雾缭绕、山峦叠嶂的朦胧之美。墨色层次如音乐和声,由近及远、由浓到淡,将峡江幽深、云雾缥缈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统水墨“烟云”技法在他笔下生动演绎,同时融入现代空间处理方式,使画面纵深感与层次感更为强烈。《白帝城》以纯水墨形式,通过黑白强烈对比,塑造山川巍峨与历史厚重感。墨块大胆运用与线条穿插结合,既有传统大写意的豪放,又有现代构成的严谨,展现对水墨语言的多元探索。

    重彩山水是他艺术风格的另一亮点。《万山红遍》系列以浓烈朱砂色为主调,描绘秋山壮丽景色。他吸收李可染“万山红遍”的灵感,又在笔法和色彩层次上独辟蹊径。红色并非单一平涂,而是通过深浅、冷暖变化,以及与少量墨色、黄色的对比,呈现丰富视觉层次,如燃烧的火焰,充满生命激情与张力。这种重彩运用,既传承传统重彩的艳丽,又融入现代绘画的色彩表现,使作品兼具强烈视觉冲击力与中国传统绘画精神内核。

    何俊华的山水画不仅是自然描摹,更是家国情怀、时代精神的深刻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是他创作的永恒母题。从《长江初晓》的壮阔,到《峡江晨曦》的幽深,再到《一帆风顺》长江的清丽,他的画笔遍历名山大川,以不同技法和风格展现山河多样之美。

    红色主题创作彰显他的军旅情怀与历史担当。《万山红遍》系列除表现自然之美,更暗含对革命历史的缅怀,红色既是秋山色彩,也是革命精神的象征。《新征途》直接以历史题材入画,描绘行军场景,将红色历史与山水景观融为一体,既有山水画的意境,又有历史画的叙事性。他以艺术家视角重新诠释红色经典,使革命历史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这种创作源于他的军旅经历,也源于对历史的深刻认知,体现当代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何俊华的国画艺术,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是个人情怀与时代精神的共鸣,更是艺术创作与社会担当的统一。他以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为基,以多元的艺术语言为翼,在山水画天地中自由翱翔,既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又传递红色历史的精神力量,更展现时代发展的蓬勃生机。同时,他以多重社会身份为纽带,在艺术推广、教育、公益等领域积极作为,实现了艺术家价值的多维拓展。在当代画坛,他的艺术实践为我们思考传统山水画的现代转型、艺术家的社会担当提供了有益借鉴,其艺术之路也必将在不断探索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文/范迪安

    2025年9月29日

    发布于:山东省